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醫學的背後(九)

  常有人說大學有三個學分要修:課業、愛情、社團。上兩者前面
的文章以及「相親的背後」系列已提及,剩下的便是社團部份。


  大一剛入學時對社團很期待,在新生訓練後的社團展覽逛了許久
,手上一大疊有興趣的社團簡介,苦惱於如何取捨,想不到最後去了
本來完全沒考慮的傳醫社。

  傳醫社便是「傳統醫學研究社」,也就是研究中醫諸如針灸、傷
科、方劑等學問的社團。老實說對中醫沒什麼興致(其實對西醫也是
~)(那幹嘛還唸醫 = ="),只是當時被系上學長鼓吹又不好意思拒
絕,最後便半推半就地加入這個社團。

  由於不是由衷想學習中醫,因此在傳醫社裡僅學得中醫的基礎理
論與技法的皮毛,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不少大一至今的老友,雖然多
數終究在事隔多年斷了聯絡(自己的問題),但一同編織許多段的人
生回憶,無論是到山區國小帶的衛教營隊,或是在中醫師帶領下,對
患者針灸治病的義診活動。

  對傳醫社的參與約莫持續至大五左右,當時一度還必須承接醫療
服務隊的隊長一職。老實說以自己懶散個性,實在不是當領頭的料,
但偏生當時醫學系裡在傳醫社又維持出沒頻率的人有限,而擔任隊長
的人選又需要出自醫學系比較容易尋找資源,也只好硬著頭皮接下。

  不知算幸或不幸,在陸續為醫療服務隊做了幾次場勘後,那年遇
到SARS在台灣造成疫情,很多大學的暑期活動都被迫取消,醫療服務
隊自然也在其中。在接獲消息時內心雖有鬆一口氣的感覺,但也覺得
對不起社內外許多用心為活動準備的人們,於是寫了洋洋灑灑的大篇
文章以致謝。

  除傳醫社外,其實在大二上還曾參加了一學期的口琴社。當時是
基於對樂器喜好的想法,但鋼琴手邊沒有,吉它又嫌它笨重,因此才
選擇便於攜帶的口琴。

  口琴看來小小一支,但開始學習才發現技巧之巧妙,甚至還能用
兩把口琴來扮演如鋼琴黑白鍵的角色。口琴社在寒假還有營隊讓社員
精進口琴技巧,因為在冬天舉辦,不少人都吹奏到嘴唇有乾裂的情形
,社員們對口琴的喜好無須多言。

  一來因為課業在大二下開始漸趨繁忙,二來其實自己對樂器的喜
好其實是由於想自彈自唱,口琴封住嘴色這點便成致命傷,所以口琴
社參加一學期便默默消失在社團中,恢復成僅偶爾出現在傳醫社的生
活。


                                         ~ To Be Continued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