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十四)

    本想繼續接著往總醫師生活寫下,才赫然發現有點重要事項
漏提,就是選醫院和選科。


  前面文章曾提過,在學校的訓練是全科訓練,考取的是醫師
執照,之後才選科進醫院當該科的住院醫師,這時才有如「耳鼻
喉枓」醫師、「內科」醫師、「婦產科」醫師等等的差別。當然
除了選科外,也要選擇想受訓的醫院,這對畢業生來說都是種大
抉擇。

  先從選醫院開始談起。自己因為讀的是公費,所以會受到一
些相關規定的限制。簡單說,公費生大一到大六政府幫你出了六
年學費,第七年實習理論上是領薪水(雖然連一萬都不到)沒有
主要學費(但還是有雜項,如平安保險及網路使用費等),所以
你必須還國家六年,這六年的醫師生涯便有些規定約束。

  在我們那屆畢業以前,想在哪家醫院受訓是沒有限制的,可
是醫院受訓只能抵兩到四年的服務年資,也就是最少還必須到符
合規定的地方完成兩年的服務,公費才算功成身退。這樣的規定
並不過份,反正用國家的錢,就去醫療資源相對缺乏處服務也沒
什麼不對。然而這規定在畢業那年突然有了天大轉變。

  據說是當時署立醫院醫師荒,醫師人力普遍不足,為補足差
額(不確定是否為事實),於是公費受訓限制改為只能選擇退輔
會醫院(也就是榮總系統)及署立醫院。這代表著無論你當初求
學期間,有多努力想留在自己學校(如台大、成大、長庚等)受
訓,在畢業那年你才突然得知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對認真的人
挫折感可想而知。而且過往(現在有些已改進)時代,署立醫院
的風評多半不佳,畢業生們自然對能否接受優良的醫師訓練感到
質疑。

    當年大部份班上公費生同學都急得跳腳,覺得衛生署怎麼可
以在畢業那年才突然變動規則。後來才發現當初簽約的條例裡卑
鄙地留了可臨時更改規定的魔鬼細節。無法接受的同學們甚至跟
立委請願,也上了街頭,然而畢竟公費醫學生只是小眾,無法得
到社會矚目,對民眾來說大概也沒能感受這樣的改變到底有什麼
差別,或許還覺得都拿公費讀書了,竟還得便宜又賣乖。於是在
沒有掀起任何漣漪下,這抗議就無疾而終,所有人認命地跟著新
規定走。

  直到後來,衛生署才又公告走某些大科(如內、外、婦產科
)或特殊科(如急診、放射醫學科、職業醫學科等),可選擇在
其它醫學中心受訓,而受訓期間只能抵兩年服務年資,這才讓想
走大科或特殊科的同學們,稍微多點選擇。

  又過一兩年後,不知是署立醫院醫師缺補足了,還是有哪些
重要人物的子弟那年畢業要接受公費分發,突然又接獲分發規定
變更通知。新分發方式為可選擇甲乙兩方案,一種是維持只能去
署立醫院和榮總系統,一種則是可以自由選擇醫院,差別在於受
訓期間可抵多少服務年資。最奇妙的是這選擇權還限定只開放於
某一年,讓人更對這新規定感到滿是謎團。

  於是,自己畢業那年只能選擇榮總系統和署立醫院受訓。公
費生按成績排名依序填選志願,班上同學包括我在內,意外地並
沒有一窩蜂擠入榮總系統(畢竟榮總可是有醫學中心等級),反
而有不少投入署立醫院的懷抱中,這在其它學校算是個異象。選
完受訓醫院系統後,接著便先當兵,後來才開始選醫院和選科的
流程,這又是後話了(本想在這篇寫,沒想到囉嗦這麼多)。

  原對政府這種臨時變更規定,強硬執行的做法很錯扼,但後
來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後,也就釋懷了。只能慶幸最近毅然決然
脫離公務員的身份,以免任政府宰割,其它也沒什麼好強求。


                                     ~ To Be Continued ~


延伸閱讀: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一)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二)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三)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四)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五)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六)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七)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八)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九)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十)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十一)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十二)

門扉虛掩--醫學的背後(十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