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ucanus formosanus
鞘翅目 鍬形蟲科 深山鍬形蟲屬
體長: 雄蟲3.5~8.5cm 雌蟲2.7~4.5cm
體色: 雄蟲暗紅褐色至暗褐色 雌蟲黑色 略微帶暗褐色
形態特徵: 雄蟲:
大顎發達 中 大型個體大顎尖端分叉為二
近中央有一大齒 近基部另有一較大型齒
此外內側緣並有許多小細齒排列 左右大顎之小齒位置和數目皆不對稱
小型個體大顎尖端分叉不明顯 下叉齒顯著變小或消失
雄蟲頭部前方於兩大顎之間有一大型的叉狀突起物 稱為"頭楯"
雄蟲大型個體頭部的側緣內凹
頭部後側緣則呈向上揚起的角狀突出
且頭部前緣中央的額片向上隆起
身體腹面有短而不明顯的金黃色覆毛
且各腳腿節有黃褐色斑紋 脛節則呈黑色
雌蟲:
體色暗於雄蟲 通體呈黑色
且腿節內側亦不若雄蟲有黃色斑紋
眼緣突起前緣出現稜角
大顎中央上下緣各有一枚齒狀突起向內側曲彎
頭及大顎密佈粗糙的刻點 前胸背板側緣有微細的刻點
各腳脛節側緣各有3枚刺突
生態及分佈: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 廣泛分佈於全省從北到南的山區
活動期間為5月至8月 常聚集在樹幹上有樹液滲出之處
具有趨光性 可在燈光下發現牠們的蹤影
相關資料:
--
初次相遇: 溪頭星光教室
教導者: 臺灣鍬形蟲圖說 王效岳
拍攝地點: 溪頭星光教室
多虧浩軒 讓我得以瞧見這有帥氣大顎的鍬形蟲
害我在大家認真開檢討會時 忍不住在一旁拍起照來 XD
不過鍬形蟲的種類 實在是太難分了 Orz
花了我好一番工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